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于6月10日至11日在安徽省合肥市隆重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央网信办、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院长赵涓涓教授受邀出席。

本次大会以“汇聚网络正能量 引领时代新风尚”为主题,围绕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设置开幕式、主论坛、14场分论坛以及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配套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机构代表、专家学者、互联网企业负责人、网络内容创作者、青年网民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商网络文明发展大计,共绘网络空间美好蓝图。
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分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赵涓涓教授与多位行业专家展开深入交流。来自科大讯飞、武汉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大学等机构的代表围绕数字化教育转型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等议题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赵涓涓院长重点就“生成式AI全民化”这一前沿课题发表专业见解,其创新观点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赵涓涓教授首先对比了传统与新兴的信息获取模式:传统搜索引擎局限于“已知答案存在”的被动检索,而生成式AI则开创了“共创式对话”的新范式。在这种模式下,AI不仅是工具,更是思维伙伴,通过角色化互动和动态调整,实现语义协同与认知升级。这种转变要求用户掌握两大核心能力:一是将模糊思维转化为精准指令的能力,二是构建“AI外接神经元”的元认知能力,从而在数字文明中保持人类的主体创造性。
针对数字素养培育的现状,赵涓涓深刻剖析了“单点技术突破”与“普惠生态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她创新性地提出“生态共建”的发展路径,指出技术普惠的真谛在于赋能每个个体成为数字生态的建设者。这一理念要求技术开发者实现角色转型——从专注产品研发的“造车者”转变为构建基础设施的“修路者”,通过优化交互协议、推动开源共享,促成自然智慧与人工智能的有机融合。赵涓涓预见,当技术发展实现从工具赋能到价值共创的质变时,数字素养教育将迎来“雨林式”的生态繁荣,真正实现普惠价值。

与会嘉宾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一致认为这些指示为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大家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创新思维推动网络文明高质量发展,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在讨论中,与会代表强调,互联网已成为展现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和创新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当前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建设,二是创新网络文化发展模式,三是优化网络空间治理体系。通过多措并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落地生根,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切实提升网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大会上,主办方发布了《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2025)》和《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推选活动成果》,并启动了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此外,大会还强调了青年网民在网络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在主论坛上发布了《青年网络文明倡议》,旨在引导广大青年网民积极参与网络空间的正面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此次大会不仅展示了网络文明建设的新成果,也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促进了社会各界在网络文明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本次大会也为我院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在人工智能、数字素养教育等前沿领域深化研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同时,积极将大会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网络强国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软件人才。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教育生态,为我国数字文明建设贡献更大力量。